嵩洛墨会——2025年全国中国画邀请展在郑州商学院开幕
推荐阅读
4月2日上午,嵩洛墨会——2025年全国中国画邀请展在郑州商学院开幕。展览由河南省美术家协会、郑州商学院主办,郑州商学院艺术学院、郑州大学中国画研究中心承办,河南开明书画院、中原美术创作与理论研究基地、大河美术报协办,是该校“从河洛出发”系列活动的第三场。
开幕式现场
郑州商学院副校长、工会主席张江涛,郑州商学院副校长刘升阳,郑州大学美术学院执行院长、教授王晓予,中央美术学院燕郊校区美术馆馆长、硕士生导师吴守峰,郑州大学教授、中国画研究中心主任、河南开明书画院院长邬建,郑州大学美术学院中国画系副主任、副教授、硕士生导师薛峰,中国工笔画学会理事、郑州大学美术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付玉峰,安阳工学院教师谢凌君,郑州大学教师郭佩华、邬秉豫、赵帅、赵轩以及郑州商学院图书馆馆长李晓琴、文传学院院长王松,巩义市文联主席杨梦君,巩义市美术家协会主席王山中及郑州商学院广大师生代表参加开幕式。开幕式由郑州商学院艺术学院院长牛琳琳主持。
刘升阳致辞
刘升阳在致辞中,向大家介绍了郑州商学院的建校史以及该校艺术学院、艺术实验中心的建设发展情况,并对展览的开幕表示祝贺。他说:“此次展览以‘嵩洛墨会’为主题,汇聚全国中国画工作者的86件作品,包括我校4名教师的8件作品,为我校艺术学院的师生们观察河洛地区的历史和自然风光提供了新的契机。同时,对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升校园文化建设,促进美育教育具有重要意义。目前,我们正逐步构建‘以展促教、以展促学’的生态闭环。下一步,计划同巩义市政府联合开发‘河洛文创产品线’,并将展览中的山水、历史题材作品转化为旅游衍生品、数字藏品,助力巩义‘文旅强市’战略发展。”
王晓予致辞
王晓予表示,这是一场艺术与文化的深度对话,也是一次传承与创新的完美融合。作为承办方之一,郑州大学中国画研究中心始终致力于中国画的传承与创新。而郑州商学院艺术学院在教学过程中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培养了一批又一批优秀的艺术人才。在本次展览的筹备过程中,双方紧密协作,充分体现校际合作的力量。接下来,他们将加强同郑州商学院艺术学院的交流与合作,努力为河南艺术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为助力河南高等美术事业蓬勃发展贡献力量。
吴守峰致辞
作为本次展览的参展画家代表,吴守峰对此次展览给予高度评价。他说:“河洛文化作为华夏文明发祥地、礼乐制度源头与‘最早中国’精神标识,承载着中华文明的核心基因。通过参观展厅内的众多中国画作品,我对河洛文化有了更加具象化的理解和感悟。作为中国艺术的代表性画种之一,中国画在世界艺术史上具有重要地位。我希望郑州商学院艺术学院广大学生能够抓住此次难得的学习机会,认真参观这批作品,感受画作背后精湛的笔墨技艺,努力提升个人的艺术审美和绘画水平。”
邬建致辞
据本次展览的学术主持邬建介绍,在这些作品中,既有对传统笔墨的深刻理解与传承,又有对当代生活的敏锐观察与创新表达。40多位艺术家以笔墨为媒、以心灵为镜,将自然之美、人文之思、时代之变融入画中,或以写意挥洒出磅礴气势,或以工笔勾勒出细腻情思,通过山水、人物、花鸟题材,承载文化的溯源与传承,展现了当代中国画的多元面貌与蓬勃生机。希望通过此次展览,以郑州商学院为点,河洛文化为线,大众美育为面,连接全国中国画名家,结成文化传播脉络,激发更多人对河洛文化的关注与热爱,助力新时代中国画艺术创作。
牛琳琳主持开幕式
展览现场
漫步展厅,一幅幅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技法精湛的中国画作品集中亮相,为现场嘉宾和广大师生带来了一场精彩的艺术盛宴,使大家对于河洛文化有了更加具象化的理解和感悟。展览现场,有不少学生一边参观陈文利、桂行创、李健强、杨健生、张建京、石品等艺术家的美术作品,一边用手机拍摄这些作品的细节。记者在现场随机采访了多位学生,他们都非常珍惜此次近距离欣赏众多中国画作品的契机,并期待艺术家能够常来他们学校传经送宝,进一步开阔他们的艺术视野。
谈及“从河洛出发”系列活动主题的由来,牛琳琳表示,“郑州商学院位于巩义市,这里是河洛文化的发祥地之一。河洛文化承载着中华文明的核心基因,通过艺术展演活动,师生得以在笔墨丹青中感悟“最早中国”的精神标识,强化文化自信。艺术学院依托‘艺术+商科’特色,将河洛文化元素融入设计、动画等专业教学,努力培养既能传承文化精髓、又具备商业创新能力的复合型人才。作为地方高校,我们有义务搭建文化传播平台,推动河洛文化从地域符号升级为全国乃至国际性的文化IP。”
邬建为大家带来讲座
当天下午,邬建以《中国山水画之道》为题,为郑州商学院艺术学院师生带来了一场精彩的学术讲座,使大家对于中国山水画的发展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感悟。
合影留念 据悉,本次展览将持续至4月25日。
编辑:刘婷婷
大河头条
本网原创
大河艺术网——河南文艺事业发展参与者、记录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