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艺家动态

第七届全国画院美展论文 | 殷全增:浅论书画相关性对当代艺术创作品格的提升

2022-03-15 18:12:53 来源:大河艺术网
字号:

  浅论书画相关性对当代艺术创作品格的提升

殷全增

  内容提要:从当前全国性书画展览中可以发现,如何进一步实现艺术创作品格的提升,仍然是艺术家应当深入思考的本质性问题。在书画艺术高度繁荣的新时代背景下,社会对书画精品之作仍然充满期待。艺术创作品格定位是艺术家综合修养的集中体现,就中国传统书法和国画艺术而言,由于二者造型和立意相互交融的历史渊源, 书与画之间存在密切的联系,历代主流艺术家在艺术理论及实践中,尤为关注书画互鉴互补,并在作品中传达出完美和谐的书画品格。笔者有感于当下书画艺术创作中存在的偏颇,从书画同体同源的关联性、同质异构的差异性、笔墨语言的统一性作出浅论, 认为当代艺术创作品格的提升,书画的相关性仍然需要深入反思和努力实践。


  关键词:书画相关性;艺术创作;书画品格


  当下各省、市乃至地区设置书画院十分普遍,从历年获奖和展出情况看,书画院成为艺术研究与创作成果产生的集中之地。新中国成立以来,全国美展和书展分别已举办过十三届和十二届, 来自书画院获奖者的不俗表现也证明了这一点,一大批中青年艺术家成为新时代艺术中坚力量。以传统中国画和书法为例,半个多世纪以来,从形式到内容都有新的开拓,艺术水平有了很大的发展。随着社会欣赏水平的整体提升,观众对经典代表之作仍有很高的心理期待,面对通过愈加完善的评选机制遴选出的优秀作品,社会认同率的相对较低,反应了艺术家创作与反映时代之间的隔阂,即艺术家作品的境界乃至技艺水平不尽人意,说明了作品的提升仍然有很大的空间。当代科技发展日新月异,文化事业繁荣兴盛,以书画创作为代表的艺术展示活动朝气蓬勃。然而当代文艺创作繁荣的背后,正如习近平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所讲:“有高原”“缺高峰”。

  新时代书画院创作艺术品格的追求与塑造,仍然应当着眼于传统基础上的守正创新,坚守格调上的文化属性,阐释人文情怀与时代风尚的和谐统一。中国画传统观点认为“君形者亡焉”(刘安语),要在“度物象而取其真”(荆浩语),视技“工”而乏“韵”为下格。而在书画创作中, 品格提升归根到底是“韵”之营构,由于书与画的相关性,古代“书画同源”一说仍然有深刻地理论和实践现实意义,尤其是对国画创作品格提升有着重要的借鉴价值。

  一、书画同体同源的关联性

  书画的关联性体现在“同体同源”,且在追求艺术意蕴本质上存在一致性。书画的发生历史久远, 若以认识发展规律揣度,宋人韩拙所说“书本画也,画先而书次之”,这与人类早期遗留的艺术遗迹有吻合特征,符合认识的一般过程。书与画作为中国传统艺术的典型代表,二者有密切的天然联系,这首先来自先民体察自然的独特方式,书与画取象于自然,以线造型为特征,概括取舍融合互通,故而张彦远提出“书画同体”说和“用笔同法”说。由于传递信息目的性不同,书画分域为抽象和具象(几何图案如陶纹、钟鼎纹饰等不在本文要讨论的书画范畴),但在审美创造观念上并未出现割裂。书画工具的相同和审美意蕴的统一,是张彦远提出“书画用笔同”的依据(如张僧繇画:“点曳斫拂,依卫夫人《笔阵图》”)。北宋《宣和画谱·叙》中,据“六书”之“象形”, 推断出“书画之所谓同体者尚或有存焉”。前人在艺术实践体察基础上,书画互融互通形成共识, 逐渐认同并丰富了书画同源理论观点。

  从存世书画文献可以看出,纸张出现之前,书写经商周甲骨文契刻、钟鼎文铸刻及碑刻崖凿, 汉字笔画及章法已经相当成熟。及至汉初,字体已完成了古体籀篆向今体隶书的转变,古代漫长的书写实践活动,积累了丰富的书写审美经验。与文字书写相伴而生的绘画,也在不同载体上留下有准确造型的实例,如人面鱼纹、水陆攻战纹、人物御龙图、君车出行图等。

  魏晋人文精神勃发,艺术走向自觉,寄情书画成为彰显个性情怀的重要途径,毛笔和纸笺成为文人宣泄品格的载体。书法潇洒简远,绘画传神写照。书画在“玩物适情,无所关系”的支配下, 展现出艺术的纯粹品格,这也为中国书画的发展奠定基础。后代无论书法还是绘画,“晋格”“晋辙”成为一种普遍的崇尚追求,且晋人风骨影响久远。如北宋米芾说:“草书不入晋人格,辄徒成下品。”明代范允临则有:“学书者不学晋辙,终成下品,惟画亦然。”清人王铎又说:“书不宗晋,终入野道。”

  如前所述,传统书法与绘画(中国画)的天然联系,本于造型工具的一致和审美观照的一体。书法高度凝练的笔墨特征,可以提升绘画的概括力,故前人在“引书入画”上作出层出不穷的总结。郭若虚说:“画衣纹林木,用笔全类于书。”唐寅亦言:“工画如楷书,写意如草圣。”赵孟頫则说: “石如飞白木如籀,写竹还应八法通。若也有人能会此,须知书画本来同。”诸如此类,表明了对于书画密切关系的体悟和实践。

  为求得艺术格调的高雅,古代文人从更广泛的体察中密切了书画间的关联,张彦远以吴道子、张旭观舞剑而书艺进,得出“书画之艺,皆需意气而成”。(1)杨维桢说:“士大夫工画者必工书, 其画法即书法所在。”(2)书与画被更高层面的“意蕴”统一起来,书与画成为艺术修养不可分割的整体,“书画同体同源”的理念得到进一步强化。

  二、书画同质异构的差异性

  书画作为反映客观世界的一种方式,在表现形式上有各自特点。《说文解字》释“书”为“著”,《尔雅》释“画”为“形”。苏轼评价王维诗与画时,道出哲理性的总结:“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诗画”关系犹如“书画”联系,两者形式不一,实质则密不可分。书画二者互为补充而又不能相互替代,在长期的演变中各自形成独立完整的体系,所谓:“书画道殊,不可浑诘。”(张彦远语) 书画分属不同的系统而存在差异性,故而有“同源异流”之说。

  首先,从信息交流层面看,书画在传达信息方式上不同。西晋陆机有言“存形莫善于画”。不难理解,绘画在图摹物象上独具优势,画乃以具象为基础直观呈现,是对客观世界的投射,信息交流建立在直观的生活经验上,其受众显然有广泛的群体,特别是在受教育程度不普遍的古代, 望而识之,无须学习。书法更多则以约定的抽象符号为媒介,对信息的理解建立在间接经验上, 需要识文方得其意。故《论衡》说:“人好观图画者……古贤之遗文,竹帛之所载灿然,岂徒墙壁之画哉!”(3)张氏所论从侧面反映了绘画受众之广,同时又从另一侧面反映了书法记录实用功能。

  其次,书画因表达方式差异形成互补。书与画因自身特征局限,而在完善艺术形式过程中, 两者实现有机统一。张彦远在辨析二者差异时说:“象制肇创而犹略,无以传其意,故有书;无以见其形,故有画。”形与意不可兼得,故而书画分流异派。张氏进而又补充说:“记传所以叙其事,不能载其容;赋颂有以咏其美,不能备其象。图画之制,所以兼之也。”宋代以后,书画的互补成为主流,以书入画以及书画题跋,成为书画艺术的传统模式,书法的介入,使绘画的内涵及品格得以进一步拓展和提升。

  再者,在社会中扮演的角色的区别。长期以来书画作为教化工具,从属且服务于政治。由于书写与政治活动的密切,社会对书写技艺的要求更高,历史上书家身份处于相对优势地位,而画工则相对较低。朱景玄所录阎立本绝笔弃画即备其例。“太宗幸玄武池,见鸂䳵戏,召立本图之。左右误呼云:宣画师。立本大耻之,遂绝笔,诫诸子弟不令学画。”(4)《旧唐书》中以阎氏本人口气转述更详:“唯以丹青见知,躬斯役之务,辱莫大焉,汝宜深诫,勿习末伎。”(5)

  书画在古代社会虽然地位有别,但同为经学文章正统之余事。孙过庭《书谱》中有 :“杨雄谓 ‘诗赋小道,壮夫不为’。况复溺思豪厘,沦精翰墨者也 !”随着绘画技艺的提升及功用普及,唐代以来,出现诸多为绘画正名的论断。张彦远说:“夫画者,成教化,助人伦,穷神变,测幽微, 与六籍同功,四时并运,发于天然,非繇述作。”(6)将绘画之功与六经并论,从而提升了画工的社会地位。

  另外,书法与绘画在形成之初,经历了对自然物象精细的体察,经过归纳概括,文字走向了抽象符号,绘画延续了模仿具象,形成两种不同的造型体系。而且书法取法建立在前人范式基础上, 不同于绘画师法自然。

  三、书画笔墨语言的统一性

  中国书画追求格调高雅和意境深远,反映蓬勃升腾的生命气象,艺术境界的实现,凭借线质的力量是书画艺术共同要素。书画俱要求线质的力量感,相对书法用线而言,绘画不拘于形,笔法更为多样,因取象产生的笔触复合,使得书法线质相对隐含。

  “书契之作,适以记言。”自甲骨文以来,中国的汉字在长期打磨完善的实践中,点画构架布置优化,书刻技艺娴熟,笔画的秩序美感逐渐被固定和强化,书法线条简约处理和章法布局, 积淀了传统程式化法则,蕴含了民族传统文化智慧。通过线条简约之“骨”,捕捉抽象生气即是书画核心之一,线质传达的力量强弱是艺术品格高下的重要因素。书法与绘画都以表现内在的精神气质为要,书画因线造型的共性而贯通。当然,绘画因模拟物象之需,皴擦点染笔法多变,与书法用线拉开了距离。即便如此,能够落墨见笔,仍然是表达“画意”“写意”的高格境界。尤其在以线为主的国画作品中,书画在线质上追求力量表现是一致的。如元黄子久《山水节要》中所述:“凡描枝柯、苇草、楼阁、舟车之类,运笔宜巧;山石、坡崖、苍林、老树,运笔宜拙。” 国画用线勾勒之法与书法同,用笔的巧拙,在书法实践中有丰富的经验总结。所论国画“笔”之“四势”(“筋肉骨气”),以及谢赫“六法”之“气韵生动”“骨法用笔”“经营位置”,画之用笔立意与书法相类。书法上讲“惟观神采,不见字形”以及“神、气、骨、肉、血”的完备。张彦远从书法用笔线质角度鉴赏张僧繇作品特色,谓其:“点曳斫拂,依卫夫人《笔阵图》,一点一画,别是一巧,钩戟利剑森森然。”《笔阵图》所描绘的汉字笔画点、横、撇、折的神韵,如“点如高峰坠石”“戈如万岁枯藤”等等,和绘画取象自然也是一致的。

  书画在笔墨上存在一致,张彦远提出:“骨气形似,皆本于立意而归乎用笔,故工画者皆善书。”他通过总结书法与绘画中“一笔”相似性,强调了书法与绘画的统一性:“昔张芝学崔瑗、杜度草书之法,因而变之,以成今草书之体势,一笔而成,气脉通连,隔行不断。唯王子敬明其深旨, 故行首之字,往往继其前行,世上谓之一笔书。其后陆探微亦作一笔画,连绵不断,故知书画用笔同法。”(7)一笔书与一笔画,在用笔墨技巧及意韵表达上殊途同归。如宋人赵希鹄所言:“画无笔迹,非谓其墨淡模糊而无分晓也,正如善书者藏笔锋,如锥画沙,印印泥耳。”

  郑板桥也以深入地画竹艺术实践,阐释了书画本一体:“与可画竹,鲁直不画竹,然观其书法,罔非竹也。瘦而腴,秀而拔;欹侧而有准绳,折转而多断续。……书法有行款,竹更要行款; 书法有浓淡,竹更要浓淡;书法有疏密,竹更要疏密……”“山谷写字如画竹,东坡画竹如写字。”(8)黄庭坚在笔意上暗合墨竹意味,但书法造型自有其组织法则,郑燮是在书画实践中,与黄庭坚书法语言产生共鸣。绘画在落墨的节奏和次序上,虽并不能照搬移用于书法上,但在内在审美的追求上并行不悖。

  国画笔墨失调与书法之病相同。“纯骨无媚,纯肉无力,少墨浮涩,多墨笨钝。”(9)因此, 黄子久提出了纲领性的笔墨运用原则:“笔使巧拙,墨用重轻,使笔不可反为笔使,用墨不可反为墨用。”(10)王世贞将书法与绘画用笔对应起来:“干如篆,枝如草,叶如真,节如隶。”又说: “郭熙唐棣之树,文与可之竹,温日观之葡萄,皆自草法中来,此画与书通者也。”书画创作在艺术原素上的统一性,成为书画同体的根本联系。

  四、书画品格时代精神反思

  “质以代兴,妍因俗易。”时代发展是引发书画变革的根本原因,思想观念是艺术变革的助推剂。艺术作品要触及人的灵魂、引起观众共鸣,实现思想价值与艺术价值的统一,除了在形式上的新颖, 还需要在内容上的耐读。

  书画自觉引发了对形式与内容的冥思,笔墨与时代成为创新求变的话题。古往今来,书画如何反映“时代精神”,是每个时代艺术家的共同课题。如张彦远抨击当时绘画之病说“今人之画, 错乱而无旨”,以及孙过庭所说书法当“古不乖时,今不同弊”。

  书法与国画是传统审美的集中体现,以书法理念融入绘画提升艺术品格和造型语言的纯粹性, 成为宋代以来文人画家的共识。绘画韵味表现是人格情怀的外现,从书画同体同源的角度看,则在表现心迹上是一致的,追寻并表达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核,通过笔墨组织解决矛盾,实现和谐统一。

  明代李日华有言:“学画必在能书,方知用笔。”书画在造型上强调线的准确,书法有“纤微向背,毫发死生”,绘画则有“轻重微异则奸鄙革形,丝发不从则欢惨殊观”。中国传统文人绘画对格调始终有形而之上的要求,是反对“止于众工之事”,书法与绘画应该是理论及技法上的互补。清人周星莲在论述书画关系时提出:“字画本自同工,字贵写,画亦贵写。以书法透入于画,而画无不妙;以画法参入于书,而书无不神。”(11)美术史上不乏书画兼工者,尤其是近代以来,艺术家倡导书法入画,不单纯是题款为作品增色,而是在描绘物象中融合以提升作品的品格。在当代的书画作品中,为取得耳目一新的效果,“极端化”较为突出,平和的“中间值”往往被忽略,由技入道被每位艺术家熟知,但在实际中,技术追求在作品中往往过分突出,为人所诟病。这也是与展览相适应烦躁心理的外显。当代书法佳作的推出,全国性的展示比赛起到重要引领。自第六届中国书法兰亭奖始,要求作者提交三件作品,改变了以往以一件定胜负的做法。第七届中国书法兰亭奖规定创作投稿三件作品,其中至少一件是自作诗文,以考察作者的综合文化素养, 传递出“技道双修”的指向和对人文的重视,这也为绘画评选机制提供参考。

  当下书画艺术面临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是探索创新的变革酝酿期。表达与时代相合拍,又能体现个性是艺术家苦思冥想的目标。如今,随着国家经济实力的增强,文化独立与文化自信越发突显。他们在表现时代的同时,对传统民族文化本质的冷静挖掘也十分重要。古代文人士大夫以中和雅正为书画审美风尚,现代开放的精神,追求的是大气磅礴的雄浑,要适应“展厅效应”, 四平八稳,不激不厉不足以震烁大众的审美阈值,故而,即便脱离书法的耍狂依然能拥有众多的粉丝围观。有评论家撰文,调查时下大众参与影视的情况,“猫眼专业版显示,《柳青》上映 14天,总计 241场,票房仅为 114.1万元;与此相应,好莱坞犯罪动作片《速度与激情 9》同样上映14天,总计 79180场,票房高达 12.42亿元。如此算来,两者场次相差近 330倍,票房相差更是接近 1100倍。”(12)同样,在倡导“记录美好生活”为主旨的“抖音”“微信”等大众自媒体平台, 肤浅化与世俗化普遍。时风反映在全国书画展览中,则体现出思想深度的欠缺和形式制作的迎合。在便捷的网络背景下,全国性的展览能够及时在专业圈传播,在促进交流互鉴的同时,也带来了烦躁与不安,解构传统张扬个性,艺术变现更加“外向”,作品透露出强烈的求新意图。

  面临文化开放盛世,艺术家有充分挖掘个性艺术语言的条件。随着“5G”网络的发展构建, 相信对艺术未来发展也会有更为深入地影响。文化传承与创新有宽松自由的空间。书法体现的是极简而纯粹的艺术观念,从展览作品整体观之,无论作品题名落款,还是以线造型,都显露出汲取书法营养的必要性,同时也是绘画立意突破和提升品格的重要触点。书画创作最终是审美修养和技法实践的综合表现,是“技道双修”的立体过程。在解决“技”的语言表达后,作品的核心—— 立意则是作品持久的根本所在。对书画同源的参鉴,是艺术语言矛盾调和“度”的恰如其分的把握。

  (本文作者为河南省书画院研究员。)

  【1】[ 唐 ] 张彦远 . 历代名画记[A].《中国书画全书》第一册[M]. 上海 : 上海书画出版社,1993 年 10月第一版,第 153页。

  【2】[ 元 ] 夏文彦 . 图绘宝鉴[A].《中国书画全书》第二册[M]. 上海 : 上海书画出版社,1993年10月第一版,第 847页。

  【3】[ 汉] 张衡. 论衡[M].《中国书画全书》第一册[M]. 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1993年 10月第一版, 第 120页。

  【4】[ 唐 ] 朱景玄 . 唐朝名画录[M].《中国书画全书》第一册,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1993年 10 月第一版,第 165页。

  【5】[ 后晋 ] 刘昫 . 旧唐书[M].《二十五史》第五册[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 12月第一版第 322页。

  【6】[ 唐 ] 张彦远 . 历代名画记[M].《中国书画全书》第一册,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1993年 10 月第一版,第 153页。

  【7】[ 唐 ] 张彦远 . 历代名画记[M].《中国书画全书》第一册,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1993年 10 月第一版,第 124、126页。

  【8】[ 清 ] 郑燮 . 郑板桥全集[M].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 11月第一版,第 162、212页。

  【9】 [ 南朝·梁 ] 萧衍 . 答陶弘景书[A]. 历代书法论文选[M]. 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1979年10月第一版,第 80页。

  【10】[ 五代·梁 ] 荆浩 . 画山水赋[A].《中国书画全书》第一册,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1993年10月第一版,第 8页。

  【11】[ 清] 周星莲. 临池管见[A]. 历代书法论文选[M]. 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1979年 10月第一版, 第 718页。

  【12】李道新.《柳青》:文学寂寥处,电影孤单时[J]. 中国艺术报,2021 年 6 月 16 日。

  注:此文无中国国家画院、河南省美术家协会、大河艺术网书面授权,请勿转载。有书面授权者,转载此文需注明来源,不允许更改任何文字和标点符号。



编辑:方小远

专题推荐

Copyright © 2001-2023 大河艺术网 All Rights Reserved

ICP备案号:豫ICP备2021020415号

版权为 大河艺术网 所有 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

联系我们

电话:13526598700

邮箱:daheyishuwang@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