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剧《鲁镇》 致敬经典
推荐阅读
8月17日、18日晚,大型原创曲剧《鲁镇》在河南省人民会堂进行惠民演出,为参加第十三届中国艺术节备战。
作为致敬鲁迅的献礼之作,曲剧《鲁镇》以其独特的视角、新颖的创造和诗意的舞台呈现,将鲁迅笔下众多的典型人物集中在《鲁镇》中,刻画出一个病态社会的众生相,揭示了造成祥林嫂不幸命运的社会根源,深刻展示出“病态环境里,人人都是受害者”的主题。本剧极具反封建意识和批判精神,既是对人鬼颠倒的封建社会的唾弃与否定,又是对今天理想时代的呼唤与憧憬,具有浓郁的人文气息和崇高的文化品格。
河南省文艺评论家协会邀请我省的文艺评论家,笔谈他们的真知灼见,同时邀请部分青年观众,短评大戏,约稿分“专家谈”、“观众谈”等三期刊发,以飨读者。
【专家谈】
现代戏《鲁镇》的启示
文:田中禾
祝贺陈涌泉、张导、《鲁镇》的演出团队,为戏曲舞台奉献了一部好戏,在内容的思想性和形式的观赏性上都有突破,为现代戏创作带来可贵的启示。
首先,《鲁镇》在剧本、导演、舞台构思上的创意,体现了现代戏创作美学观念的转变。二十世纪以来,中国的文学(小说、诗歌、散文、评论)、艺术(音乐、美术、戏剧)受西方影响,戏剧在编、导观念上发生巨大变化。苏联时期中国戏剧界接受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导演体系,把这个体系当做我们戏剧创作的规范。以“三一律”(同一时间,同一地点,同一情节)为基础,分场,实景,注重写实,限定时空,在一定历史时期,适应了时代对戏剧改革的需要。而中国传统的戏剧美学是以抽象、虚拟为特点。四龙套千军万马,一支鞭纵横天下。台上走一遭,南京到了北京。小姐做个手势,噔,噔,噔,上了绣楼,不须要像罗密欧、朱丽叶那样搭建一个真正的阳台、花园。时空、环境可以自由转换。在斯坦尼观念长期掌控下,中国戏剧(尤其是现代戏)背离中国传统戏剧美学,把现实生活搬上舞台,排斥虚拟空间,局限想象力,使戏剧创作路子越走越窄。到了今天,必须做出新的思考。早在上世纪二十世纪初,当我们崇拜以写实为基础的斯坦尼体系时,西方戏剧从东方美学受到启发,扬弃了“三一律”。当年布莱希特在莫斯科看到梅兰芳演出,大为震撼,他研究中国戏曲,创作了一批突破西方观念的剧目,经过几代人开拓,创立了西方的现代派戏剧。西方现代派的主要特点就是从写实转变为抽象,从实景转变为虚拟。舞台开放,人物、故事自由穿越,成为当代戏剧审美的潮流。《鲁镇》打破场景限制,以虚拟手法把时间、空间、情节、人物做了糅合、剪接,舞台背景抽象化,群体、个体自由转换,体现了创作观念的重大转变,以传统戏剧美学回归的方式,呈现出现代审美特色。
背离戏剧传统美学,使现代戏被误读误导。好像现代戏只是以现实生活来图解政策,配合运动,服务于形势宣传。前不久看到几台扶贫戏,情节雷同,人物公式化,这个戏里的驻村第一书记张书记和那个戏里的李书记可以互换,情节、人物缺乏新意。追求宣传效应,忽视艺术创造,降低观赏性,削弱了思想深度和感染力。当现代戏创作面临这个重大课题时,《鲁镇》的出现带来了重要启示。在选题上,陈涌泉有自己的思考。他盯着文化价值更高的文学经典和戏剧经典,创作了《阿Q与孔乙己》《风雨故园》《程婴救孤》,清醒地坚持了现代戏的艺术价值和思想价值。《鲁镇》,是他对文学经典研究思考的新收获。把名著糅合,以戏曲形式呈献于舞台,是对经典精神的弘扬,也是对现代戏文化品质的提升。鲁迅的精神至今仍有深刻的现实意义。《鲁镇》以人性为视角,以人的命运为主线,以狂人的疾呼为精神内涵,既有强烈的感染力,又有深刻的思想性。
《鲁镇》由河南省曲剧传承保护中心演出,给我们提出了又一个课题——在商业文化环境中,在当代审美潮流冲击下,地方剧种如何在保护传承中生存、创新、发展?现代戏,对乡土传统深厚的剧种,是一个考验。如果发展、创新伤及传统,那就是对剧种的一种破坏。像二夹弦、大平调、宛梆,如果不能保护好原生味道,就丧失了自身存在的价值,等于自我消灭。曲剧、豫剧也是这样。只有保护、发挥自己的特色,才能在当代审美中闪耀自己的艺术光芒。西藏、新疆、陕北民歌,受当代人欢迎,年轻人喜爱,靠的就是原生味道。从演出效果和观众反映看,《鲁镇》在保护与发展上所作的探索取得了可喜成绩,既坚持了曲剧传统,又呈现了舞台艺术的现代感。《鲁镇》在唱腔设计、乐队伴奏、场间音乐方面做得相当好。唱段标出板式,乐队突出曲胡领奏、传统旋律,演员能自觉保持曲剧韵味,曲剧味道萦绕全场。我对演员的唱腔和道白不太满足。演员在发音上向声乐靠拢,道白风格京味化,我担心这种倾向会冲淡曲剧的乡土个性特色。目前,豫剧、曲剧都有这个问题。观众不喜欢“豫剧歌”,曲剧也不能唱成曲剧歌。在道白上尤其如此。当年陈素真进京向京剧大师学戏,回来后,她坚持了中州音韵,保持了乡土风格,成就了祥符调这个流派。以“的”的发音为例,在河南,这个字有三种发音:di(地),li(哩),lie(雷),“的”(de)对乡土音韵破坏很大,在唱段、道白里很不谐调,一句话里出现几个“de”,这句道白就完了,乡土味被消灭,艺术魅力也没了。试想,如果把秦腔里的“俄”改成“我”,它的味道还有吗?在豫剧唱腔里“我哩官人你——”与“我de官人你”哪个更顺当,更好听?
《鲁镇》剧本已经比较成熟,是一个成功的本子。如果提一点修改建议,结尾一场有点拖,不够集中。贺老六结婚这场戏戏份大,观众叫好,但贺老六不会善良到不要钱,放祥林嫂走。祥林嫂说他力气大,这本身就是一种荒谬的合理,提供了更大的想象空间,在剧情构思上值得再斟酌。
地方戏、现代戏的创新、发展,是当代戏曲面临的重大课题,希望有更多的探索,更多的好戏涌现。《鲁镇》提供了很好的范本。
(作者:田中禾,原河南省作家协会主席)
观曲剧《鲁镇》有感
文:李勇
观看演出的地点,是在郑州市中心的繁华地段,距离所住的高新区有一段距离。常年蜷居市郊,对市区很多地方其实都不甚熟悉。这充满烟火气的闹市的夜晚,是久违了的,因而也让人平添几分喜欢的。不过,这部名为《鲁镇》的曲剧,是否和这一切有关?《鲁镇》的故事诞生在鲁迅先生笔下,又在其他的头脑里酝酿、构思、经营,才成就了现在这出剧。只是,鲁迅先生的作品也好,传统的戏剧改编形式也好,都不算新奇。但,恰恰正是这种“不新奇”,反而刺激了我对这部“曲剧”更大的好奇。
一
第一个好奇,是关于鲁迅的作品。鲁迅的作品,当然是经典,是经典中的经典。经典,就意味着有种永恒性,有种恒定不变的品质保证。然而,时代在变,所以所谓经典,也就有了两种内涵:其一,是它有某种超越时代性的永恒品质,这种品质恰如金子和玉石,不随时代风烟变化而变形;其二是它有某种“易变”性,这种“易变”不是变色龙之变色,而是一种巨大的可阐释性——它是可以在不同的时代,焕发出不同的光彩来的。鲁迅的作品,在这两个向度上来看,都有其无可置疑的经典性。然而,鲁迅作品之经典,不管做何种角度的解读,总有一个恒久不变的品质核心,那就是它的批判性,它的启蒙意涵。当然,也正是因此,所以所有将鲁迅视若精神高标的时代,在直面鲁迅的时候,便都不会毫无保留地给予自己的肯定和赞美——也许肯定和赞美是能够给予的,只是难以有无愧的直视的目光,和足够坦荡的心怀。那么,《鲁镇》是如何面对鲁迅的?
第二个好奇,是关于《鲁镇》这部戏曲。首先,必须老实交代的是,“曲剧”这种艺术形式,之前我没有接触过,甚至闻所未闻——这当然首先证明个人的鄙陋。然而,传统戏曲这种古旧的形式在今天的边缘化和小众化,难道不是这个大众消费文化泛滥如斯的时代的真实写照吗?既然如此,那么《鲁镇》的编创者,何以还有如此大的激情,来创作和编排这样一部地方色彩浓郁、受众可能也因此受限的剧目呢?经过了解才知道,“曲剧”是一个相当有名的地方剧种——和豫剧、越调一起,并称为“河南三大剧种”。完全能想象到的是,在中原这块土地上,在那些一去不返的年月里,它在民间流传演出时,有何等的盛况。然而,这是当下,是几乎所有传统民间艺术都惟靠跻身“非遗”方能维持其生存的时代。这样一部以鲁迅先生的作品——他的作品并不通俗和大众——为蓝本编排的传统曲艺,其命运究竟会如何?
二
第二个好奇,其实从一开始进门时就解开了。当时,一大群人正围住了剧院门口,有老人,也有年轻人。我进门的时候,哄乱的人群里有个男孩子大声喊我“老师”,他说自己是网上看到消息,特地赶过来的。这个自称是化工专业的学生,我其实并不认识,但我很乐意带他进去。
进去才发现,偌大的剧场里,竟也坐满了人。演出的舞台,并不算华丽——鲁迅笔下的那些故事和人物,也并不适合华丽。于是大幕拉开——孔乙己来了,阿Q来了,假洋鬼子来了,九斤老太来了,祥林嫂来了......“鲁镇”两个字打在旧木板似的光影上,给人以古老陈旧的观感,那是老中国的物什,老中国的颜色。鲁迅的小说,就是要写出那个老中国的——写出它的“陈旧”,它的“衰老”。在这一点上,我们能看出来,戏曲的改编和舞台演出,也都在努力地紧扣和围绕这一点。在《鲁镇》这部剧中,融合了鲁迅众多的小说代表作,这些小说代表作都是关于鲁迅的“故乡”——鲁镇——的,所以把它们融合在一起并不违和,反而极融洽自然,仿佛本该如此,本就如此。
在这个新编的“鲁镇”故事当中,编剧者故意突出了“祥林嫂的故事”,以它作为主线,其他则形成陪衬和帮扶。这样的处理,首先增强了演出的故事性和情节性。不过,它最重要的一个功能,恐怕还是借以表达编剧者内心里最突出的心声。这个心声,便是批判愚昧,表达启蒙。祥林嫂在旧中国的遭遇,实在是至为悲惨的,其外部性的人生劫难(再嫁、丧夫、丧子)也好,精神性的崩溃(捐门槛赎罪失败)也好,都是旧时代礼教吃人的典型。而鲁迅作品和精神的最核心之处,即在于此。剧中,印象最深的首先是祥林嫂,她失去了世间所有的至亲,又失去了她的来世,从而堕入了万劫不复的深渊。其次是那个疯癫的少爷,他应该是脱胎于《狂人日记》中的那个“狂人”。鲁迅最早的这篇白话小说,埋着他精神思想的全部密码。在整个演出中,舞台布景整体是灰色的、黯淡的,人物穿青挂皂,面孔黧黑粗糙,唯有这个少爷,一袭白衣,独立于人群,独立于浑浊的乌镇,说着那些“疯话”,疾首顿足,仰天长叹,而或俯首啜泣,长歌当哭。当仆人一次次把那件能使他泯然于众人的灰色长袍披在他身上时,他一次次地将其弃掷于地。这是个极象征意味的动作——这是这个“疯癫”的人,对于那个让他“疯癫”的世界的弃绝。
三
因为这个剧是地方戏——曲剧——的形式,所以全程都是用河南方言来表演的。这不能说有什么瑕疵,但总感觉鲁镇的故事,因为是发生在鲁迅先生的故乡,所以难道不是应该用浙江方言来表现吗?然而,这个想法,倒让我自己都吃了一惊,并觉出了无来由的荒诞。似乎,用浙江方言来演出鲁迅的作品,竟比用河南方言来演,更让人觉得不可思议。
怎么会这样?曲剧是河南地方戏曲,所以即便排演莎士比亚的作品,哈姆雷特们恐怕也都是要说河南话的罢?所以曲剧的河南方言使用,是有“先天”规定性的,因而也就并不成为问题。但浙江方言倒更让人觉得难以接受,这说明了什么?我想,应该这还是在于鲁迅作品的那种“普遍性”吧。他所讲述的故事,所要告诉我们的理念,都是具有一种精神和文化的普遍性的,而非受一时一地之局限。
因而,《鲁镇》用河南方言,用河南地方戏,来表现这个具有普遍性的鲁迅,其价值更多地倒不是在于艺术上的探索和实验,还是在于对于鲁迅思想和精神的推广与普及。是的,这种推广和普及,在今天并没有丧失其必要性甚至紧迫性。但鲁迅一直都不是一个识时务的、合适宜的作家。也正因此,他的声音从来都不是那么毫无障碍地达于一般视听,然而其声音之宝贵、之振聋发聩,使得我们任何形式的对于其声音之推广和演绎,在今天都是值得认真聆受,报以尊敬的。
(作者:李勇,系郑州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河南省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
这部戏的内涵十分丰富
文:李红艳
《鲁镇》的上演,如一块巨石投入池塘里激起了层层涟漪。大家的反响和对它的关注,说明都在期待看到这样一台好戏。我有这么几点感受和大家分享。
第一,把《狂人日记》和《祝福》放在一起改编,十分合乎逻辑。香港大学许子东先生说,《狂人日记》是讲礼教“吃人”的,而礼教“吃人”最好的例子就是《祝福》,《祝福》是对《狂人日记》的一个注解,如果《狂人日记》是一个论点,《祝福》就是一个论据,把这两部作品放在一起顺理成章,感觉比阿Q和孔乙己放在一起更自然妥贴。
第二,咸亨酒店的戏非常好,把阿Q、孔乙己、九斤老太这些人都加进来,突出另一个主题——“看”与“被看”。钱理群说,鲁迅作品里从头到尾或重或轻地都贯穿着一个主题,就是“看”与“被看”。咸亨酒店是个众人公开活动的场域,在这个场域里,“看”与“被看”的角色在不断地转换。这个主题在二度舞台呈现中,大大丰富了作品的内涵,正是因为“看”与“被看”的麻木,才导致“吃人”与“被吃”悲剧,同时与《鲁镇》这个题目也更加妥帖。
第三,对革命先驱者的思考。鲁迅小说其中的一个主题就是对革命先驱者命运的思考,如在鲁迅小说《药》里,夏瑜被杀以后,人们去蘸人血馒头,他的母亲去给他上坟的时候,看看周围有没有人,脸上还露出一些不好意思的表情,这说明革命先驱者的牺牲并未唤醒民众。在这个戏里,把鲁定平牺牲的情节作为明场来处理,好像与主题的追求有关系,门缝里好多人都在看,革命者这样牺牲了,他们明白不明白?受到启蒙了没?
这个作品有三重主题:“吃人”礼教、“看”与“被看”、对革命者命运的思考。正是这三重主题,使它成了一部内涵非常丰富的作品,远远超过了《狂人日记》和《祝福》原著提供给我们的思想内涵。
导演对舞台节奏的把控、对氛围的把控、对年代感的把控、对情绪色彩的把控都非常准确,有统摄力,有完整性。特别是行云流水的节奏感,无缝对接的转换确实是大导演才能做出来的,没有任何痕迹。
这里还涉及到现代戏的程式问题。过去很多现代戏都致力于创造新程式,包括《骆驼祥子》《华子良》等,并且有人认为创造了新程式的现代戏就是成功的。但是张曼君导演的戏没有一部很明显地去创造新的戏剧程式,但是她所有的戏都是舞蹈化、韵律化的,用时髦的话来说就是对传统戏剧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鲁镇》也是如此,如祥林嫂逃跑的时候,去森林里找阿毛的时候,她的身子蹲得很低,一开始迈得很慢,几步以后加快速度,戏剧的节奏感、韵律感很强,从背后能看出来演员身上充满张力的情绪,这是现代舞蹈的东西在演员身上的体现。祥林嫂没有跑圆场,也没有劈叉、跪步、蹉步,但依然觉得她是戏曲化的、韵律化的、舞蹈化的,并且融入了许多现代性的东西,这是导演的高明之处。
(作者:李红艳,系河南省艺术研究院副研究员,《东方艺术》主编,河南省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
编辑:方小远
大河头条
本网原创
大河艺术网——河南文艺事业发展参与者、记录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