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艺家动态

第七届全国画院美展论文 | 刘筱:关于画院中国画创作问题的相关思考——从江苏省国画院十年“盛世春光”说开去

1970-01-01 08:00:00 来源:选择信息来源
字号:

  关于画院中国画创作问题的相关思考——从江苏省国画院十年“盛世春光”说开去

  刘筱

  内容提要:新中国成立后,全国各地画院的陆续成立与构建,体现了党和国家对于美术创作力量的资源性整合与抢救性保护,同时也意味着新中国的美术创作逐渐步入制度化管理与运作的体系。文章以江苏省国画院 60余年发展历程及近 10年的“盛世春光”年度大展运行机制和后效为例,对于新时代背景下画院中国画创作追求与取向进行了一些思考:如何从艺术本体的角度延续画院文脉,并在此基础上结合时代呼唤做更进一步的定位;人才引进机制的改革、创作人员学养背景的学院化趋势、人才培养手法的变化与业已形成的画院艺术创作传统如何融合相处;如何构建当代艺术创作档案,分析和探寻未来画院创作发展的趋向和可能,等等。


  关键词:新时代背景;中国画创作;江苏省国画院;“盛世春光”年展


  20世纪 50年代,北京画院、上海中国画院、江苏省国画院相继成立,而后,全国各地的画院如雨后春笋陆续成立。画院的成立与构建,体现了党和国家对于美术创作力量的资源性整合与抢救性保护,同时也意味着新中国的美术创作逐渐步入制度化管理与运作的体系。经历了 60余年的发展,画院这个场域无疑成为全国美术界专业创作与研究队伍的重要研习基地与展演舞台,承担着国家形象建构、重大事件抒写、振奋社会精神、弘扬优秀文化的艺术使命。与院校、美协、美术馆、博物馆等其他机构相比,画院的工作重心更着力在创作上,直面创作,以创作说话,用创作带动研究,由创作派生展览,以创作促进收藏。

  与今天画院人的生存境遇相比,当我们回望历史时,总会感慨画院建立初期在美术创作上面临的困境与压力,以及我们是何等受益于老一辈艺术家打下的坚实基础;作为中国美术史上历史较为悠久、语言独立与自觉发生较早的美术类型,中国画的题材与笔墨、继承与创新成为中国画家们主动或被动的需要去思考的问题,而一段时间内,它却一直处于困惑、探索、尝试的不稳定状态。但老一辈艺术家在“现代性”与“现代转型”方面做出的努力至今仍被我们反复温习与研究。

  以江苏省国画院为例,早在筹建画院最初的三年时间里,傅抱石先生为首的画院领导就深入地思考如何确立反应时代生活、适应形势发展的重大创作课题,力图解决当时普遍存在的“现代山水加唐宋山水”的困惑,改变当时中国画发展出现的“夹生饭”状况。由此我们可以认为,江苏省国画院具有的学术影响力,在建院初期不仅仅得益于党的政策聚拢起的一批有广泛影响的中国画名家,而且通过切实有效的行政组织、科学合理的采风写生、尊重规律的深入加工,最终创作出一批具有震撼力的作品并进行展示,从而得到全国学术界的认可,并被誉为新金陵画派,在近现代中国美术史上确立了自己不可替代的地位。在“山水画不能为人民服务”的质疑下,这一批新金陵画派的干将却以积极探索的姿态从不同角度直面新的社会生活,将束缚手脚的绳索应用为攀岩登高的抓手,把压力变为动力,在准确把握时代典型生活元素的同时,充分施展自己纯净的学术素养,以自己对新社会饱含赤诚热爱的画笔,表现对传统经典的感悟承传和创新拓展,表达对新社会发自内心的讴歌与颂扬,进而尽情展现了新中国巨变为人们所带来的昂扬激情与坚定信心。他们在传统、现实、艺术、政治等因素错综交织、情况相对复杂的创作探索中做了一个高质量、创建性的完美跨越和华丽转身。可以说,江苏省国画院在建院之初,主要是以在思想上追求顺应时代发展和党的文艺政策要求,在艺术上力主开拓创新、求新求变的取向为主旨的。

  基于建院初期这样的调性,江苏省国画院在之后的发展过程中也始终秉持着正确的政治导向和鲜明的学术立场,努力追求公益职能与学术水准相平衡,地域特色与全国影响相统一,经典传统与现代意识相兼顾,始于 2011年春节的“胜似春光”全院年度献礼贺岁大展(后更名为“盛世春光”)便是这样的重要举措之一。

  “胜似春光——2011江苏省国画院新春献礼贺岁大展”在 2011年农历新春之际开幕(2013 年第三届时更名为现在的“盛世春光”),画展汇聚了江苏省国画院典藏各时期画家作品 200余件,离退休及在职画家作品 200余件,共计 400余件作品,是江苏省国画院自建院以来最大规模的展览。该次展览是江苏省国画院半个多世纪发展历程的首次全阵亮相,比较整体地展示了江苏省国画院半个多世纪发展历程中几代画家艺术创作心血的丰硕成果,同时也是以傅抱石先生为旗手的新金陵画派半个多世纪文脉传承与发展的首次全景展现,比较全面地呈现了新金陵画派及其传人追求经典、不断创新的人文理想和艺术精神,为 2016年举办建院 60周年庆典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同时也揭开了以年展带动创作及研究的新篇章。此后,该展览被确定为江苏省国画院固定年展项目, 于每年新春之际隆重展出,至今已连续举办十年,目的是希望通过年展形式提升本院创作研究的学术品质,突显艺术品牌效应,为文化强省建设尽职,为文化惠民工程倾力。每届年展展出的在职画家作品必须是在过去一年内创作的新作,配合公益捐赠活动,尽可能更大范围地覆盖到省内各类有效真实、有实际意义且具操作性的公益性项目,公益对象精准,社会反响良好。

  从2011年开始,基于“盛世春光”年展之上的全国巡展也以每年两至三场的频率推进,名为“金陵风骨 其命惟新”的巡展品牌,先后在省内多地市、海南、新疆、安徽、河南、陕西、河北、宁夏、山东、浙江、甘肃、福建、青海、贵州、吉林、内蒙古、山西、江西等地举办。巡展除了扩大画院影响力,宣传展示画院画家的创作成果外,很重要的一点是为增进本院创作队伍与全国兄弟单位的学术交流,配合安排在当地的考察、参观、采风,为新的创作积累新的素材,汲取新的灵感。

  如今,该展已经走过了十年的历程,也到了可以回顾与总结的时刻。参与展览策划与文案设计的相关人员回顾十年来“盛世春光”年展及其参展作品,发现有以下特点:

  首先,离退休画家的持续参与(画院并不做硬性要求,自愿参加)为后辈树立了榜样,提供了学习的机会。对于画院每年的年度大展,大部分离退休画家仍保持着充沛的参与热情,并且多数人每年都会拿出新近创作的作品,其中不乏创新力作。这当中,以宋玉麟、喻继高、叶矩吾、李亚、陈修范、尚君励、傅二石、张德泉、秦剑铭、萧平、魏镇等艺术家为代表,他们以“画二代”的身份始终在作品中保持着很高的艺术水准,坚守着中国画传统风骨的审美意象以及语言价值。可以说,对于后续被引进画院的画家来说,研习他们的参展作品,是对画院经典的温习,是从作品的角度领会创作取向与追求的途径;而以赵绪成、盖茂森、贺成、常进、徐建明、徐乐乐、沈勤等为代表的艺术家,则是在中国画本体语言自觉性上进行着更深层次的探寻。他们在退休后并没有止步于自己先前积累起的成就,而是利用更为自由的创作空间进行更加天马行空的实践, 给人崭新的审美冲动,这些作品为画院后学提供了很好的当代意义层面上的启迪。

  其次,成熟艺术家在每一年的展览中有意识地以系列作品的形式展示自己的艺术探索,代表了江苏省国画院继承经典基础上的科学创新诉求。这部分画家中,有毕业于画院学员班的创作者(主要是第二期学员班的学员)以及长年工作在画院的创作者,亦有来自专业美术院校的创作者, 前者如胡宁娜、刘云、薛亮、喻慧、杨耀宁等,后者如周京新、崔健等。他们的作品既有自己对于中国画传统的重新解读,又有对于自己原先创作风貌的创新和延续,有突破自我创作桎梏的大胆实践,也有画家之间相互切磋交流之后灵感的碰撞;从作品的题材选择上来看,则更贴近自身的生活与工作,不断在拓展自己语言的维度的基础上尝试新的素材。他们的作品,是江苏省国画院现今实力的代表,也凸显着金陵风骨的创作取向与追求在时代变化之下的应对。

  第三,近些年来以人才引进和公开招聘进入画院的画家的作品有以下几个趋势:同一作者每年参展作品的进步趋势,新面孔、新血液不断加入之后展览基调创新性剧增的趋势,展览整体面貌丰富化的趋势。如果我们细心比较同一作者几届展览的参展作品,可以明显地看出,特别是新引进的画家已经将每年的年展看作一种院内的创作比拼,看作每年必须要完成的重要任务。年展对他们而言既是压力也是动力。往往是在当年的年展结束之后,画家们就在思考新一年的年展创作任务,一来这是他们展示自己创作实力的平台,二来这也是融入画院集体的重要途径。近年来引进的画家,学养背景、地域背景、生活工作经历各不相同,与画院先前的专业人员相比,呈现出较强的广域特征,来自北方、南方的画家本身的艺术语言带有浓烈的地域特征,但在每一届的展览中,能明显地看到,他们以艺术通勤者的态度,汲取金陵地域中国画创作精华为己所用并融会贯通,这其中的代表有方向军、姜永安等。

  第四,近两年来,由于全球疫情影响及重要历史节点映射,在展览中也出现了相应的作品。首先是疫情影响下,日常美术创作回归本土化与传统化,内心情感构建与经典形象再造成为主流, 外出写生的受阻,本土及境外展览的受限,规模型聚集性质活动的暂停,一定程度上使画家回归到古人的创作状态,更多地接近自己的生活本真,更多地攫取过往经验的片段,从某种意义上来说, 纠正了一段时间内流于浮表的写生风潮。后者往往造成画家由于密集的写生活动疲于奔命,被迫写生(往往是拍照),被迫体会,被迫创作。在此过程中,在主题美术创作上又出现了极具挑战性的考验,那就是应激创作,更多考验的是画家在面对重大突发事件时的艺术自觉意识,所积累的艺术创作经验以及敏锐的艺术嗅觉,强调的是一个“快速反应”,亦可以理解为“应激反应”, 而此挑战正暴露出一些年轻画家创作经验和敏感度上的不足。其次,由于重要历史节点的出现, 主题性美术创作展览应运而生,迫使画家在短时间内消化和解决自己认知经验中属于陌生、空缺、隐蔽的部分,这与疫情影响下及后疫情时代的创作状态略有相悖。因此尽管很多作品采用合作的方式,但我们仍在部分画家的创作中看到了仓促、犹豫,众多创作任务的出现对于他们完成年展任务是否会造成影响,这点还需在今年的展览中进行检验。

  由此,我对于新时代背景下的画院尤其是江苏省国画院中国画创作追求与取向进行了一些思考:一,拥有较久历史、较深厚学术积淀的画院,在经历了一代、二代、三代创作者的更迭之后, 如何从艺术本体的角度延续文脉并在此基础上结合时代呼唤做更进一步的定位;二、随着时代发展、社会变迁,老牌画院生态系统也随之发生了一定变化,如人才引进机制的改革、创作人员学养背景的学院化趋势、人才培养手法的变化,是否会动摇业已形成的艺术创作传统,是否需要统一的追求与取向之规划;三、对于画家来说,作品的完成便是工作的终点,然而作为拥有理论研究部门与美术馆的画院来说,如何建立起当代艺术创作的档案,构建起经典之后的学术经验框架, 分析和探寻未来画院创作发展的趋向,以承担起理论先行的功能,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也是在打造新金陵画派之后的画院艺术流派;四,有组织的集体采风写生活动与独立的写生创作以及主题性美术创作之间,是否可以找到较好的结合点,展览中是否可以引入集体合作增进互动,年轻画家如何学习经验,迅速切换角色胜任重要任务型创作,是亟需解决的问题。

  江苏省国画院在建院初期,就陆续从全省各地选调了一批名家、大家任画师与副画师。这批中国画家及书法家,有很多是活跃于民国时期的大家,有一些是在全国已有影响力的,还有一些是在当地有着较大影响力的名流。从艺术风格上来说,每个人都具备扎实的传统功力,也形成了属于自己的独特的艺术语言,但正是这个面貌各异汇聚在一起的群体,通过数次集体合作的群策群力、外出写生以志带新、政策指引实践落实,以各自的经验交互与语言交融,实现了艺术实践上改革的可能性,最大限度地保留下和坚守住中国画传统精粹的灵魂,同时也最大化地描绘和讴歌了崭新时代的崭新风貌以及艺术家内心的生动情感,在引领革新、科学继承、渗透时代精神、领会文艺政策、保持创作活力、升华艺术生命等方面都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形成了和而不同的画院气派,并为新中国美术史贡献了一个新金陵画派。该画派是一个地域性山水画派,在艺术上有着较强的地域特色,可谓江苏省国画院的家底子。但江苏省国画院,又并非仅仅依靠一个新金陵画派,除了山水画创作以外,江苏省国画院也毫不例外地拥有花鸟画和人物画以及书法创作的专业创作组(书法院后脱离画院成为独立单位,自此,江苏省国画院成为全国为数不多的纯中国画创作单位)。同样,新金陵画派九老各自也通过师徒关系、亲属关系,无限发展着自己艺术精神的文脉传承线。可以说,早年间的画院更像是一个人丁兴旺的大家庭,除却艺术上的互动之外,情感交流与生活互助也成为画院的风格塑造的关键要素。正是在建院之初定下的基调,决定了这种风格既包含艺术本体语言的意象特征,又包含了艺术创作的追求与取向,更有从艺为人做事的精神与风骨,通过一批成功的作品和艺术家们的言传身教,将这风格传递到画院后辈的手上。

  画院曾举办过两期学员班,一次是在 1962年,一次是在 1978年,这两期学员班培养的人才多数留在画院成为主要创作力量,作为画院第二代与第三代接力棒的传承团队,延续了老一辈艺术家的精神风骨。学员班的性质有别于专业院校,更近似于中国画传统教学中师父带徒弟的教学手段,更多地通过老艺术家的言传身教、现场演示、家庭式谈话教学、集体外出写生创作进行, 参训人数较少,学员年龄较小,可以说是在各自的艺术发展上升初段即接受了画院风格的艺术教育, 摄取的信息更为单纯、集中,在情感互动上也有比学院教育更大的优势。通过作品我们可以看到他们对于老一辈艺术家艺术语言上的领悟与继承,同时通过与他们的对话,亦可看出他们从艺路上所接受老先生言传身教的影响。

  而随着第一代艺术家的相继离世,第二代、第三代画家的相继退休,他们在画院活动中的参与度渐渐降低,对于新加入画院集体的成员而言,对于老一辈艺术家的了解程度、认知程度也逐年降低。除非有类似于院庆活动这样的重要节点,画家们可以通过文献回顾展、典藏作品,了解画院历史、研习艺术经典,但这样的机会并非每年都有。因此,一年一度的盛世春光年展则尤为重要,但似乎力度还需加强。许多画家并不在南京生活,集体之间的交流与互动也较少,往往是人事关系进了画院,活跃空间仍在原处,原先大家庭的状态自然瓦解;而又因他们本身是成熟人才,已经形成了独立的绘画语言并有自己的术业专攻,这也势必造成他们中的一些人艺术风貌过于独立,令人不免有文脉割裂的担忧;第三,画院二期学员班之后,没有再举办过类似的集中人才培训教育,注入画院的新鲜血液基本是通过大树移植、中树培养的方式进行的,而随着美术院校专业教育的普及,人才引进制度的规范化、制度化,进入画院的人才基本来自于各大艺术院校、美术院校,这使得他们身上带有深刻地学院教育与导师工作室教育烙印。毕业于同一所院校的画家创作擅长的类似,受教于同一导师的画家绘画语言的类似,当他们随身携带着这样的标签进入画院之后,若始终不能融于画院风格,那么势必造成画院面貌不一、松散无序的显性特征,同时, 也会造成画院失去地域性特色的后果。除却省级以上各类重要美术展事之外,江苏省国画院画家的主要创作任务集中在每年的盛世春光年展,但此展并没有既定的主题,实际上更多地定位在新春献礼贺岁与汇报成果的意义上,这给了画家更大的创作自由度,但同时也再次对他们的创作提出一个重要的问题:在新时代背景下,画院的中国画创作应自觉遵循何种追求与取向,以满足和适应党的文艺政策以及胜任多种类型的艺术创作?

  首先在中国气派的大格局之下,每一个地方画院都有一个画院的气派与风格,这是画院之所以存在的重要基础,也是区别于其他画院而独立存在的意义之所在。如果画院的创作宽泛,失去了地域性的特色,一个画院也就失去了赖以生存的命脉。因此,强调画院艺术创作的地域特征是极其重要的,有益于在创作中对本地古代中国画传统经典的温习,从而带动画界从历史、画论、语言、技法等各层次对其进行关注,这是中国画创作中追根溯源、秉承经典的追求。

  其次,画院的传统文脉需要不断延续,尤其是对于建院较早,有着丰厚历史积淀的画院而言。以全国建院最早的三大画院为例,无一例外在建院初期都是以当时在全国画界具有极大影响力的艺术大师为其艺术精神的举旗人,他们的社会凝聚力、艺术感染力、道德号召力在当时为各自画院筹备建立乃至后来顺利发展,在近现代中国美术史上抢得先机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他们以及他们的团队为各自的画院奠定了坚实的、良好的发展基石。他们创作的作品是属于他们所在的时代的, 成为经典并代代流传,但流传的意义并不仅仅是在传递一种技法的创新或是主题的革新,而更是一种交融的态度。我们需要明白,技法的创新是不可阻挡的,主题的革新亦是时代潮流,而如何将自己的艺术理念融入时代信仰,怎样在中国气派和中国作风中找寻到自己的理想与激情,则是我们在这个时代进行创作时必须具备的素养。这样的素养,又需要雄厚的学养与严谨的使命感进行支撑。

  再次,理论引导在创作中有着重要的意义,画院的理论研究部门应该从美术理论、美术史、文艺批评三个层面对本院创作进行引领,发挥理论先行的作用。一直以来,美术学学科的发展都没有很好地与实际创作结合在一起,而一直自持一种被动应对和正面宣扬的姿态。事实上,作为人文学科的美术学,应当从更深的层度思考其与人文史和社会学的关系、与其他艺术门类学科的关系、与史料实证的关系、与美术发展的地域性和民族性的关系,与时代文艺政策的关系,以及如何应对媒介技术为美术创作——尤其是中国画创作——带来的激变,等等。这其中,文艺批评应当更好地发挥其针砭时弊的敏锐性,成为美术理论、美术史与美术创作之间的有效桥梁,美术理论应当即时结合时代背景与政策导向从哲学意义上进行引领,而美术史不仅仅要做过往的美术史,更需要建立当代美术档案,为今后将要成为历史的当下构建起社会学和历史学意义上的体系。唯有让理论人才以其专业所长精准对位,三者媾连互相协助,才可以为画院的创作从学理上提供铁三角的中场支撑,进可发动创作,退可挖掘经典,一所画院的创作取向才不会有失偏颇,各自为政。

  第四,从诞生新金陵画派的历史经验来看,有组织的或大或小规模的集体深度写生对于促进创作是十分有益的,可以与个人写生相结合,有美术馆的画院更可以配合有主题的展览策划,根据写生地点、写生时间、创作类型、创作群体、画作尺幅、画作主题进行细化策展,有助于从细节上推敲作品立意与创作手法之间的关系,有助于换位体悟老一辈艺术家在当时的创作环境下是如何积极进行自我改造直面困境、主动求新的,是如何建立起正确的政治诉求和澎湃的理想激情的, 又是如何将自身的艺术理想与国家信仰进行完美的结合的。

  最后,后续进入画院集体的画家应当主动从地理环境上、心理环境上、学术环境上拉近与本画院文脉的距离。用历史的眼光线性地观看江苏省国画院十年盛世春光年展,可以看到有些画家在这点上做得相当出色。他们从进入画院时带着深深的个性烙印,到十年间逐渐浸染金陵墨韵的受益匪浅,将新金陵画派艺术精神与自身语言的本体纯度进行调配和融合,形成具有鲜明个性特色又不失画院学术风骨的艺术创作状态。这些画家平日注重对画院历史的研习、注重对老一辈艺术家作品的研读、注重与老一辈艺术家的交流和学习,他们如今获得的成果与这些自觉的努力肯定是分不开的,假以时日,这些画家将会成为画院传统文脉延续与发展的不二力量。

  一个画院的发展有赖于多出精品和多出人才,但前人丰厚的艺术成就往往令后学倍感压力或固步不前,日新月异的社会发展和日益激烈的行业竞争也令我们应接不暇或心浮气躁,新时代新征程的召唤又让我们深感时不我待、心存迷惘。唯有在画院内部同心协力互相协作,理性分析、科学实践,在尊重艺术创作规律的基础上衡量中国画创作,唯有不懈深挖传统经典、相应时代精神召唤、顺应艺术生产规律,才有可能找到问题、纠正偏颇,在实践中逐步摸索探寻到属于自己的创作追求与取向。

  (本文作者为江苏省国画院美术理论研究所研究员。)

  注:此文无中国国家画院、河南省美术家协会、大河艺术网书面授权,请勿转载。有书面授权者,转载此文需注明来源,不允许更改任何文字和标点符号。



编辑:方小远

专题推荐

Copyright © 2001-2023 大河艺术网 All Rights Reserved

ICP备案号:豫ICP备2021020415号

版权为 大河艺术网 所有 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

联系我们

电话:13526598700

邮箱:daheyishuwang@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