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家简介
马国强,1952年生,曾任河南省人大常委、河南省文联主席,河南省美协主席,中国美协理事、中国画艺委会委员。现为全国中国画学会副会长、中国国家画院研究员、河南省文联名誉主席,河南省美术家协会名誉主
阳光融融 诗意融融——读马国强国画人物新作
读了国强先生最近的一批国画人物新作,这些从现实生活的原汁原味中幻化出的活灵活现的笔墨精灵,让人备感亲切。仿佛是乡亲,是朋友,是至爱,总觉得有话想对他们说,可又觉得他们远在滚滚红尘之外。展现在我们眼前的是高于生活的、一派诗化的生命形态,但见其阳光融融、诗意融融。其形象之生动、笔墨之洗练、设色之典雅、审美把握之清纯与新颖,给人留下了深深的印象。像《高原之秋》、《阳光融融》、《布依山寨春早》、《惠安海边》等一批新作,都让人油然神动,流连再三。
画人难,传其神更难,能感动万千读者万难。有此三难,注定了这条路子的难辛与寂寞。在这条现实主义的写实之路上疲于奔命的人物画家们何止是车载斗量,而最终稍有出息者,百不挑一。我们的祖宗在人物画方面,尤其在反映现实生活的人物画方面为我们留下的遗产远谈不上丰厚。两宋以后的元明清几代,尽管也有颇为出色的人物画家,但绘画中人气衰微的大局面已是无可奈何。极目笔墨之囿,但见人烟稀少,偶尔露面,也是神鬼居多。五四以后,由于历史大潮的推进,人渐渐有了一些人的位置,绘画中的人气也渐渐旺了起来,多了一些对社会的关注,多了一些对人生的体验,多了一些对生活的反映。渐渐地,人物画在绘画创作中确立了自己的主导地位。我以为,20世纪在中国美术史上的最大功绩,应该是它为中国绘画重新注入了人气,激发了活力,使人物画创作从古典时期理想主义的创作模式转向了直面社会现实的现实主义创作方向。个中写实主义的表现由于它能和最为广大的读者的审美习惯相适应,自然它也就成了现实主义创作道路上可以依赖的基本力量。当然,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由于对绘画神经中枢的变性干扰,使绘画的纯洁性受到了严重的伤害,人物画自然首当其冲。好在那已经是昨天的事情了。在新时期,现实主义写实风格的人物画创作有了长足的进展,涌现出一批颇具实力的领军人物,国强先生当为个中之佼佼者。作为总编辑,繁忙的工作之余,依然能够天天动笔,每隔一段时间就有一批新作面世,其精力之充沛、创作之勤奋,实在让人难以想象。
国强先生近30年夙兴夜寐无一日之懈,笔下走出的人物早已成百上千。按说,形的问题,对他来说应该是不成问题的问题了,而他却异常清醒地认识到,形的把握是人物画创作在形象塑造中至关重要的环节,必须给以高度的重视。即使是意象造型,也不应该是形的放任、形的流失,而只能是形的醇化、形的升华。国强的人物画创作能有今天这样的成就,形的把握能够得心应手,完全得益于他多年坚持不懈的速写。欧阳公子为文多在三上:马上、枕上、厕上。国强画速写也只能抓住其编务的缝隙,哪怕10分、8分钟,不管是人还是照片逮住就画,不几天就是一本。有朋友说,老画家了,背着倒着都能画,何必如此手痒?他却笑道:“妙手尚用‘三日不弹,手生荆棘’,何况我等凡夫俗子。”他深知,形象如果失却了生活的滋养,必将变得黯淡无光。一些过去曾经创造过辉煌的巨擘大家,由于形的放任流失或者形的结壳自缚而使自己永远失去了昔日的光彩。笔墨也好,章法也好,一切的一切都必须为塑造形象服务,否则“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可以断言,那些一味沉溺于笔墨而丢失形象的人物画家,不可能有太大的出息。
记得一位资深的美术教育家曾经谆谆告诫说:要想成为一个大画家,素描可以画不好,但速写一定要上得去。速写上去了,抓住了人物,留住了生活,逮住了最为动人的第一印象,其他的一切都好办了。速写起家,靠线说话的人物大家很多,譬如黄胄,就是非常典型的一位。在后起的这类画家中,国强是非常出色的。国强的线,率意、生动、准确,放得开,收得住,时若春蚕吐丝,时若万岁枯藤,时若干行云流水,时若干铁画银钩,在不同的形象塑造中各臻其妙,相得益彰。笔墨之中,线墨之中,线可以说是命根,使线的生命力、线的蕴涵之美能得以充分的展示,使笔墨更具神采,除了向生活掘取,从对象提炼,还必须向传统学习,向“现代”借光。
开阔的人文视野、清醒的现代意识、丰厚的生活底蕴、内在的诗人气质,加之坚实的写实功夫和纯熟的笔墨技巧,为他在国画人物界凝就此时的一道诱人的国强风景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