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艺术家

网上展厅 作品集 相关报道

赋予家园最诗性的色彩

大河艺术网 2021-11-24 21:05:17

  文/苏晓晗(《美术报》编辑、策展人,艺术硕士)

  德国诗人荷尔德林曾高声唱道:“充满劳绩,然而人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人们在享有富足物质生活的同时,也希望能够在精神的家园中“诗意地栖居”,这是一种至上的境界。而来义的山水画,恰恰流露出渴望精神家园中充满的美好情愫,给观赏者一种诗意、新颖、怡心养眼的视觉享受,更是他质朴而又充满个性化语言内心景观的一种勾画。

  这种勾画,应从来义在中国美术学院的求学时代开始。记得那时的中午,大伙时常躺在草坪上晒天阳,或仰望蓝天白云,或闭目养神,或学习交流。在这个充满诗性的校园里,刘文洁、李桐、赵跃鹏、张铨等导师们十分严谨的治学态度以及从中国画的源流到浙派代表性画家身上,使他悟出了不同风格中的共同点,也给了来义的人生一笔巨大的财富,除了练就了扎实的基本功,眼界、审美和修养都得到了很大的提升,为他的艺术创作道路打下了坚实的专业基础。敏锐的感受力是在尊重自然、尊重生活的基础上培养出来的,他总是把自己亲身感受的、最鲜活生命的东西摆在第一位。风雨兼程一路走来,他更加热爱山水的世界,也更加深信闪现着精神遐想的山水画,对人生的感奋与慰藉。

  许江院长曾在《大学的望境》一文中说过:“望境”是所望之境、望中之境,也是由望而得境,是望自身的意境。来义在中国美术学院学习期间多以表现江南的园林庭院,自2006年本科毕业后至平顶山学院任教至今,时常自己或者带领学生深入太行山写生。当今,表现太行山题材的画家很多,但大多数画家都是表现太行的大山大水。相反,我们可直观地看到他不厌其烦地把太行山里的原始古村落作为绘画的母题,他善于将各种物象元素,诸如村里的石路、石墙、石凳、石屋、院落等等进行意象式的组合,处处彰显着石头的质朴和原生态的气息,使原本平常不过的景物顿时华丽转身,幻化为一幅幅诗意盎然的精神家园,《幽静山村景色佳》、《一树梨花落晚风》、《更深月色半人家》、《树隐山邨晓烟低》……透过清新氤氲的空间,农村老屋的轮廓依稀可见,树木、农具、瓦片在增强画面空间感的同时,在微微晨光、月色的笼罩下,清澄的静寂中便蕴藉了幽深的情怀和淡淡的韵味。在每一幅作品的创作中他既是作者,又是一个艺术上的苛求者,极认真的研究、观察客观对象。深入到一山一石、一草一木的深处,深入到细微的妙处,不放过每一个细节。与此同时,他把更大的精力放在对形象的提炼,经过理性和心灵的净化进行再创造,创造出一个似与不似之间的真实,创造出一个令人神往而又新奇的、充满智慧和充满诗性哲理的境界。他借助人文与自然之美探求内心深处的诗性家园,使观者通过这些既陌生又熟悉的画面勾起自己生活中曾经美好的回忆,让人远离了喧嚣闹市的纷繁复杂,内心得到了片刻的宁静和升华,唤醒心扉中沉睡已久的精神渴恋。

  朴素的东西最具纯粹性,没有杂质,也因此亲近了人性。然而,他的高明之处在于其并不局限于对景物“诗性”的发现与抒发,而是借其赋予了个人强烈的创作手法和精神指向,可以说他是一位具有自我艺术主张的独行者。近两年来,他在创作的表现手法和风格语言上加入了更多的思考,一方面延续了以前用线性的手法,另一方面作品中的笔法更丰富了,色调更加主观,技法上,大量运用粉色与墨色的综合表现,传达出了唯美的色调。画面打破传统工笔画的空间的表现,更具有平面性,从造型、色彩、肌理都加以重新组合和秩序化。他寻求的是:简约而又充实,精致而又有力度,色彩单纯而又响亮,画面明澈而又深邃。他将时代特色、地域风格、个性语言,以最自然又最个性化的方式,融汇于自己的作品中,逐步从深入临习传统的山水中走出来,形成厚重古朴、典雅唯美的家园山水。从表面看,这种表现方式似乎与其学院派出身、重视水墨的秉性有点错位,然而,这并不是他孤立的、单纯技术性的显露,而是承载着审美理想的形式、结构表达。他的内心情感很细腻与丰富,是个地道的传统文化践行者,这些只不过是他内置文化精神的一种外化形态,其精神底色是一种书卷气和人文关怀的写照。在他精心构建的诗性家园背后是传统文人“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的一种精神诉求。这既是他心灵的一种向往与祈盼,也是他追求人性向善的精神诠释。在这里,他不仅是对生长于农村热爱之情单向度的表述,还在情感的美学维度上自觉地伸延摆渡,从而彰显出他对人性美的礼赞与讴歌。

  独与天地精神往来方能心性淡远,襟袍超然。在来义的画中远离了尘嚣的澄明之境感受人与自然的宁静、和谐,伴随着呼吸的律动触摸着生命的质感。来义的这些年,将聒噪的市声弃绝于耳,踏出了一个个坚实而从容的足迹,守望着蕴含五彩的诗性家园。

Copyright © 2001-2023 大河艺术网 All Rights Reserved

ICP备案号:豫ICP备2021020415号

版权为 大河艺术网 所有 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

联系我们

电话:13526598700

邮箱:daheyishuwang@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