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艺术家

网上展厅 作品集 相关报道

艺术家简介

师界弘,河南中原文化艺术学院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工艺美术学会理事,国家一级美术师,《书画研究》主编,北京汉方美术馆馆长。作品入选第十一届、第十二届全国美展并被人民大会堂,中国美术馆,国家

水墨·造化·心象——师界弘山水画印象

大河艺术网 2021-11-24 20:32:39

  文/刘士忠

  当今的中国画坛,在社会文化多元化的大环境下,呈现出多元化的格局和多种形式类型竞相发展的态势,山水、花鸟、人物全面繁荣,工笔重彩、水墨写意异彩纷呈,继承传统与创新变革并举,进入了中国画史上最好的时期。其中山水画在深化作品主题与表达意境情思、师法古人与师法造化、锤炼笔墨与形式创新、深入自然与心象创作等方面,更是获得了极大的发展。在这种大背景下,一大批中青年画家也纷纷进入了山水画学习、研究、创作的最佳状态,并取得了阶段性的成就,女画家师界弘就是其中的代表之一。

  师界弘来自传统文化丰厚的河南,自幼受到书画及其他传统文学艺术的熏陶,这使得她的绘画从初始阶段起就立足于对中国画的本体,即作为状物造型、表情达意的笔墨的锤炼与掌握,为此她临摹了大量历代名作,对古今名家的笔墨作了深入研究,尤其是对范宽、龚贤、石涛、黄宾虹等大师的作品及其笔墨、章法用功尤深,反复临摹,细细体味,至今仍孜孜不倦地坚持。诚然师界弘在绘画上也是学院派出身,严格的学院式教育并没有使她像有些画家那样由于素描色彩学得太多及其形成的思维惯性,使得他们在画画时仅仅是用传统的纸、墨、毛笔来制作画面形象,缺少传统笔墨的书写意趣。而师界弘则牢牢把握笔墨的本体,把在院校中获得的造型功力和观察、分析能力融会于传统绘画的表现手法中,加之她在以强调笔墨、重视传统、富于创新著称的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系山水精神高研班的强化训练,使她对传统、对笔墨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其作品的笔墨也更富有表现力。

  与大多数画家一样,师界弘也善于用水墨来描绘山川景物,但与众不同的是,她的水墨运用在状物达情、营造氛围、表现意境上,用她的话说就是“画家把自然山川通过笔墨的状写和色彩变化来描绘心中的理想境界,”同时又不放弃对水墨本身所体现艺术形式的审美性的追求,而不是单纯地玩弄笔墨技巧,追求形式感,为笔墨而笔墨。在具体的笔墨运用上,她实践着黄宾虹的“五笔七墨”,浓淡干湿焦相互运用,或密体交叉,乱而有序,或点线块面互用,得物象质感与情韵,或积墨焦墨层层叠加,使山石林木浑厚丰茂。她尤其善于淡墨晕染,所画山水常常淡墨反复渲染,并罩以清水,使相互渗化,似有若无,氤氲弥漫,得山川空蒙、烟云变幻之韵致,凡此等等,无不富于变化,使水墨的艺术表现力得到了充分的发挥。

  中国画的笔墨除自身的审美价值外,其主要功能是描绘自然物象,借以表现、抒发画家的思想情感,因此通过对自然物象的描绘与表现,在绘画实践中提高并丰富笔墨的艺术表现力,“从来笔墨之探奇,必系山川之写照”、“借笔墨写天地万物而陶咏乎我”、“搜尽奇峰打草稿” ,就成为画家必须面对的课题。对此师界弘在师法古人、师承传统的同时,又以自然为师,师法造化,坚持到自然中去,用水墨对景写生,“搜尽奇峰”,积累创作素材,观察体悟,丰富胸中丘壑,同时通过写生来寻找、丰富、强化自己的艺术语言——笔墨。因此,“自然”在师界弘的心目中和绘画上就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对“自然”也有着较之他人更为深刻的认识,她认为“把握好‘自然’这一概念范畴,无疑就把握了中国山水画之特点和本质。那么,如何把自然山川转化为画家心中的意象,还需要有一个过程,而写生就是这个转化的中间环节”。她抓住这一环节,常年坚持写生,足迹遍及南北东西各地,对着名山大川、寻常小景、村头院落、名胜古迹,挥毫洒墨,写其风貌情韵;或徜徉于山水之间,访古寻幽,观察体味,蒙养性情,开阔胸襟。通过对景写生,师界弘逐渐确立了个人的山水图式,也使笔墨等艺术表现形式得到加强,并初步形成了自己的风格特点。

  对于山水画而言,师法造化,对景写生只是手段和环节,不是目的。山水画是借山水形象来表现人的自然观和审美意识,以及画家的思想感情。因此它不能仅仅停留在写生上,而是要进一步,把目中山水转化为心中山水或胸中山水,也就是把物象变成心象。要求画家在师造化的基础上,通过吸收、消化,创造出形神一致、情景交融的山水图像及意境。为此画家不仅要“外师造化”,还需要“中得心源”,不仅要行万里路,更重要的是还需读万卷书,丰富个人的文化修养,然后通过夸张、移写、想象等手段,创造出心中之象。师界弘的山水画大都是其心象写照,无论是崇山峻岭的宏幅巨构,还是溪边村头的寻常小景,无不是她精神家园的理想所在,富有生机和感召力,我们在读她的山水画时每每能产生一种使人向往、想走入其中的感觉,这也许就是北宋大画家、绘画理论家郭熙所说的可游可居之境吧。

  作为画家尤其是山水画家,师界弘还很年轻,可以说正是进一步锤炼艺术功力、完善造型语言、丰富文化修养、确立个人作品图式及其风格、意境的时期,相信她也正在做这方面的努力,也相信随着时间的推移,她会迈上一个更高的台阶,因此我们有理由对其创作多做关注。

  2007年11月日于北京寓所

Copyright © 2001-2023 大河艺术网 All Rights Reserved

ICP备案号:豫ICP备2021020415号

版权为 大河艺术网 所有 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

联系我们

电话:13526598700

邮箱:daheyishuwang@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