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家简介
陈濂波,又名陈古砀,别署石天山房,随安精舍。中国民盟盟员,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郑州市书法家协会顾问,国家一级美术师,兰州交通大学兼职教授,河北美术学院特聘教授,河南省中国书法院副
为有源头活水来 ——製印浅谈
我真正学习篆刻是上世纪八十年代末开始的。
由于经济条件的限制,我开始学印是随便拾些砖、瓦片磨成印材练习,那时的学习只是从一些书法报刊杂志发表篆刻作品去临摹,也分不出那些作品的优劣。反正见到自己的喜欢的就在家里捣鼓半天,当看到自己用办公印泥拓出一方方小红印章时,也会在那陶醉半天,心想自己也有"篆刻作品"问世了。
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我来到郑州求学,业余时间跑到新华书店如饥似渴的在那翻阅大量秦汉、宋元以及明清大家的一些印谱,从那时知道学习篆刻需要临秦汉印章。先把基础打扎实后,才能得心应手去创作。汉印是我国篆刻艺术史上发展一个高峰。汉印其特点是平正端庄,醇厚朴实,印面自然,有正大气象。平稳匀称一路的汉印,外形方正,笔划多为横平竖直,线条粗细基本相同,笔划之间距离基本均匀。转角多为九十度,斜笔较少,这就构成了汉印平正、规矩、深厚、稳重等特点而成为印章一个高峰。
石开先生曾说“一个篆刻初学者,我给他圈一百方汉印作品让其临摹,然后再看他的作品,也就知道此人的篆刻艺术之天赋”。篆刻是我国传统艺术之一,是集书法、章法、刀法篆法于一体的综合艺术,方寸之间,变化万千。曾受到了中原书法篆刻家李刚田、查仲林先生的篆刻艺术传授,后来拜江苏马士达先生,从他们身上学到如何掌握娴熟完美的篆法、章法、和刀法。对自己以后创作水平起到了至关重要作用。
古人云:“治印必先明篆,以求篆体之笔法,得笔法则字法”。当代篆刻大家石开先生也曾经讲到以上类似的基本概述,一件成功的篆刻作品第一要篆法也就是字法要准确无误,然后才能再讲究章法、刀法。在治印之前,我先习篆为日课,了解篆书的笔势、笔意和结构特点。为了打通篆书的内在联系,我掌握多种篆书新体的不同写法和篆刻入印时的选择,配篆技巧。再了解认篆、写篆和配篆的关系。
篆刻的章法指印章中文字排列组合,构图形式及其内在规律。吴昌硕先生曾曰:“刻印本不难,难于字法之统,配置之疏密,朱白之分布,方圆之互异”。说明章法在刻印中的之重要性,一方成功的篆刻作品在下刀之前,对印稿要进行反复构思,印文排列组合,篆字与印边的粗细、曲直、方圆、长短、欹正以及构图的朱与白,虚与实、疏与密、离与合、险与夷、主与次等,要把握一个“度”字。在掌握篆刻的章法之后,下面就是要注意篆刻中的刀法了。刀法是表现字法、笔法和章法的主要手段。
明·朱简《印经》:“刀法也,所以传笔法也。”简洁而又深刻阐明了刀法在篆刻作品中的重要作用。古人有用刀十三法之说,名目繁多,难以琢磨,我在治印中不管他那么多刀法,只注意单刀、双刀、切刀三种刀法也足够了,再加上自己敲、砸、磨等技术手段,加上平时关注当代几位篆刻大家王镛、石开、马士达、刘一闻、徐正濂等几位先生的篆刻作品,并加以欣赏、学习、研究。继而再从明清篆刻家中吸取营养,如丁敬以切刀法形成了清刚朴茂、苍劲生拙的面目,创立了浙派;吴让之一生刻印上万方,功力深厚,用冲刀浅刻,作品沉着、稳健;钱松曾摹刻汉印二千方,基本功扎实,用刀冲、切结合,参以披、削手段,其线条变化古拙苍劲;吴昌硕钝刀硬入、残破生动,在冲、切结合的同时,还使用凿、刮、削、敲击等修饰手法,追求刻刀所不能刻出的艺术效果,显示古朴、苍劲、厚朴的天趣,以至形成了浑朴劲辣、苍润挺拔的风格。黄牧甫薄刀锐刃,运刀爽利,干脆利落。白石老人受汉印单刀直入的将军印的启发,治印用单刀直冲法,大刀阔斧、不加修饰,别具豪情爽利之趣,开创吴昌硕篆刻“写意”派之后的又一“齐”派。
在篆刻学习的同时,我又注意到与篆刻有着内在联系的汉画像石、汉砖、汉瓦当、以及三代吉金,简帛盟书等,去涉猎,学习、研究,拿来为我所用,而我不会仅仅停留在某一点上,要广泛的开阔视野,拓宽篆刻之路,并走岀一条与众不同面貌。
纵观印坛这三十多年来篆刻作品,我更是喜欢那些具有才情性、灵动性、又具有功夫性的篆刻作品。我看作品主要以天性、灵性为主,然后,再去要求有功夫在。我并不赞同有些人将“工稳性”一路的篆刻作品视为“传统”,而将那些具有天性的、率真的、雄浑的篆刻作品视为“流行性”作品,进而将二者对立起来,显然是极为偏颇的、狭隘的,是没有包溶性的。不管是对篆刻艺术作品还是其它门类艺术作品,不仅要有包溶性。还要有崇高的审美眼光,不仅需要有极大的兴趣和一定的天赋,还必须要有清醒的头脑和正确的方式,无论哪种印风都有一个格调和意境问题,它给人感受的终极结果不是相互排斥而是相互融合,让人赏心悦目。
我在治印时主要追求“以性情为本”,重视作品气格的真实流露,主张“用意”或“用情”治印。“用意”治印是篆刻创作的中心所在,“用意”的灵动,率真,情趣不仅与治印人的本性有关,而且与治印人的阅历和综合修养互为表里,“用意”不俗则格调必高,即使这样印作不成熟,欠周到,也要比那种刻意重技法轻用意的印作显得自然率真;“用情”治印则意在刻印之前尽量把自己的感情的东西融入到整个创作过程中,也就是要有激情,找感觉,调动一切自己性情的因素加进去,也就是说“情在理在”,强调感性的因素要多于理性,这样创作出来的作品既能打动自己,又能感染别人。
而我的印风在追求传统精典的汉印基调上,再去关注明清印人风貌,以及对吴昌硕、齐白石、来楚生等诸家的字法布局及用刀。以至形成我目前的印风的典雅清健,静中寓动、刚柔相济的特征。我苦苦追寻这么多年也总算有所收获,篆刻作品先后在河南省第二届篆刻展上荣获二等奖,入展全国首届篆刻艺术大展(山东万印楼)。全国中青年篆刻家作品大展(天津),西泠印社建社九十五周年篆刻家作品展等。《青少年书法》杂志,《篆刻》杂志,《美术报》都先后专题介绍并发表作品,总之,我在这风风雨雨近二十年里,有困惑、有迷茫、有苦恼也有喜悦。艺术就在积累、学习、研究中不断进步。当自己的篆刻水平不进步的时候,于是我便拼命地加快创作的速度,由量变到质变。在不断充电的过程中,终有一天出现我眼睛为之一亮的作品,感到有新进步,我兴奋了,马上抓住这个时机,以这种风格面貌连续创作了大量作品,以强化的方式将其巩固下来。当然这种所谓风格面貌它只能代表我的一个时期创作的小收获,等积累到一定程度。你就会打破原有的定式,再去创立一种新的表现手法。我个人的艺术进步。就是在这样的方式进行的,如有人问我有什么方式和决窍的话,那就是勤奋加上才智的结合,任何一门艺术的成功都是和勤奋分不开的。如当年的齐白石就是很好的例证。
总之,篆刻艺术是一门融书法、章法和刀法于一体的艺术。再加上诸多艺术门类的营养如汉画像刻石,汉砖、瓦当、绘画、建筑等艺术门类分不开的,只有在认真学习精典,借鉴近代诸名家作品。从中汲取精华,并加强文学、绘画、美学、哲学等诸方面文化艺术修养,丰富并掌握娴熟完美的篆刻艺术技巧,才能取得具有艺术性非常高的中国篆刻艺术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