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艺术家

网上展厅 作品集 相关报道

艺术家简介

马建茂,陕西礼泉人。毕业于西安美术学院油画系,艺术硕士。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全国高等美术教育学会会员、河南美术家协会会员、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访问学者、吴冠中艺术馆特聘画家、平顶山学院艺术

道之所在,吾独往矣——观马建茂油画有感

大河艺术网 2021-10-06 18:53:29

  在苍莽辽阔,杳无人迹的荒原上,只要有一串脚印,后来的人多半都会不由自主地循迹前行。不管沿着那串脚印走下去,会找到绿洲,还是邂逅绝望。

  这种带有强烈匿名感和个性淹没感的从众心理,给予了我们安全感的同时,也捎带着将一份平庸强行塞给我们。对人类而言,这么平庸的安全着,究竟是对还是错,我们很难给出标准答案。

  但我们所知道的是,艺术的荒原,拒绝从众!绘画亦然!

  拒绝是需要付出代价的:你必须用超强的自信,加上一种近乎偏执的忠诚,去承受如影随形而来的恐惧,还要不断克服沮丧、失望对你意志的蚕食和瓦解。总之,你需要像唐吉诃德一样,带着某种坚定的信仰,毫不动摇地去面对拒绝从众之后的一切可能和后果,把旁观者的嘲笑,当做命令你冲锋的战鼓,向前冲!换句话说,在绘画的原野,敢于拒绝从众,你得有一颗勇敢的心!

  恰巧,这样的心,建茂就有一颗。

  在东方初升的朝阳下,或者是在弥漫四野的暮霭中,当建茂手执画笔,将目光投向残损衰朽,破败不堪的民居的一瞬间,这颗心苏醒了!

  热血陡然涌上来了,火被情绪点燃,在他的胸膛熊熊地燃烧起来了……

  是呀,站在这些历经风雨的古老民居前,谁都不会无动于衷,我们或许依稀听见那时人们的嬉笑,包括悲叹,模糊却又无比真切。一切过往都随着早晨的清风和傍晚的炊烟消散,故事却没有湮没,它们藏在门缝里,藏在窗棂中,藏在柱础石的下面,藏在街角老树的枝条里。我们会惊叹于古镇的古老、沧桑、连同它顽强的生命力,然后一笑而过,于是,故事就这样和我们擦肩而过。

  建茂没有,他一定是发现了这些藏着的故事,心里的某根弦被拨动了,遂捉笔在手,要去还原曾经。真不知道是人在追逐着画笔去记录故事,还是故事唆使画笔在引领着情绪。只晓得笔在布上跳舞,像是幻化的精灵。

  或许画并不是建茂画的,画是早于他动笔之前就存在的。建茂只是信使,老天不过是借他之手,掸去画面的灰尘,还原故事本身。

  他的笔下,无论是太行人家系列、渔港系列,还是棚户系列、高台民居系列、古镇系列,没有故作姿态的俯视现实,所以他的画里绝少虚假的怜悯和廉价的关怀。他显然并不想通过他的画扮演哲人或先知,告诉我们“生活应该如何”,而是全力去接近“生活本来如何”,是故他的画是平视现实。由于画是在强烈的情感浸染之下完成的,而不只是在技法上寻章摘句纠缠不休,清雄刚健的画面里就有一股深沉的虔诚和热爱在笔触之下涌动跳荡,我们可以从笔触之间,色块的缝隙中,能感受得到那一派暖意。正是这种暖意和虔诚,使得他的画里充满了宗教的肃穆和正大气象,即使是房檐下一根腐朽的柱子,逼仄街道的半片残破的石板。

  建茂的画并不只是如表象所给予的没落和颓废,他的原本目的似乎更耐人寻味。他的每一幅民居,都是通过这种看似没落和颓废,却呈现出了一种类似于宗庙皇宫的崇高和威仪感,透过断壁残垣和岁月风烟,让我们看到了华夏煌煌五千年的富丽堂皇,以及曾经的万家灯火。

  建茂本来就是通过画去追求另外一种东西,或许我们可以称其为道。

  孟子说:道之所在,虽千万人吾往矣。

  前虽无辙,吾心无惧;道之所在,吾独往矣!正是建茂独行时的唱叹。

  (范杰,自由撰稿人)

  2018年11月11日

Copyright © 2001-2023 大河艺术网 All Rights Reserved

ICP备案号:豫ICP备2021020415号

版权为 大河艺术网 所有 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

联系我们

电话:13526598700

邮箱:daheyishuwang@163.com